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问鼎记
问鼎记

问鼎记

来源:网络
状态:已完结
作者:何常在
主角:
微信阅读

精彩内容阅读

夏祥背起双手,也学曹殊隽的样子头呈四十五度角仰望屋顶,喟叹一声:“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”又淡然一笑,“曹三郎,李太白有‘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’的狂放,也有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’的失落,更有行路难的感叹,想要放荡洒脱,哪有那么容易?”

“你的意思是,你做不到劝说爹爹不逼我参加进士考试了?”曹殊隽微有失落,一甩袖子,面露不悦之色,“不早说,害得我白白浪费时间。”

说实话,他想请夏祥出面说服爹爹,并非看重夏祥的才学,何况他也不知夏祥到底是不学无术之人还是博学多才之辈,是因夏祥救他一命,夏祥出面恳求,爹爹必定无法回绝,毕竟救命之恩恩重如山,爹爹又最是遵循孔孟之道,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。谁知夏祥也是深受儒家思想毒害,并不想为他出面,不由他不大为失望。

曹殊隽太清楚如夏祥一般的读书人,儒家思想深入骨子之中,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和安身立命之本,即使被杀,也不会违背圣人言教。

“谁说我做不到?”夏祥自得地笑了,“在没有见到令尊之前,若说能做到,是为大话。若说不能做到,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没有担当。”

曹殊隽听明白了夏祥的意思,忙收起之前的不屑,一脸讨好的笑意:“夏郎君,家父为人刻板,事事喜欢引经据典,他又甚是推崇科举,认为科举最为公平合理,可以为朝廷选拔人才……想要说服他,实在是太难。”

“曹三郎,你可曾通过州试?”夏祥并未在意曹殊隽所说,问到了他关心的问题。

大夏初年,仅有两级考试制度,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,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。太祖十年,为了亲自挑选德才兼备者,太祖实行殿试。自此以后,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,并正式确立了州试、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。

夏祥在一年前便通过了真定府的州试,州试得中是为举人。大夏的举人不是功名,只是可以参加省试的资格,而且还是一次性有效。若是省试落榜,三年后再来参加省试,还需再州试通过才可。

太祖推行殿试,是为了江山大计,殿试之后,不用再经吏部考试,直接授官。殿试因为是皇上亲自主考,及第后,所有考生不再对考官称师,也不自称门生。如此,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。殿试后分三甲放榜,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,并赐宴于琼林苑,故称琼林宴,

大夏的科举制度不仅比前朝更加规范,也更加严谨。从大夏开始,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,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规则。糊名,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、籍贯等密封起来,又称“弥封”或“封弥”。太宗时,只是对殿试实行糊名制。后来,当今皇上下诏省试、州试均实行糊名制。其后有人指出,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笔迹。因此进一步采取了防范措施,将考生的试卷由他人另行誊录。考官评阅试卷时,不仅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,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。

  • 春秋历史小说
  • 出版历史小说
  • 历史重生小说
  • 外国历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