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潞府风云

潞府风云

来源:网络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诀明子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“女真兵满万则不可敌,今建酋是也,其众以万计不止矣。其所以未暇窥辽左者,西戎、北达为腹背之患,彼尚有内顾之忧也。防边诸将诚能以夷攻夷,离间诸酋,使自相猜忌,保境之不暇,而何暇内向哉?不然,使彼合而为一,其志尚未可量也。”(这位兄台更牛逼,很早便意识到满清的可怕,并想好了对策,可惜……)

……

这个大明,让他感到惊叹又陌生。

原来明朝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黑,它既有才子佳人的风流气象,也有英雄豪杰的慷慨激昂,能臣干将遍布朝野,有识之士充盈民间……

笔记中记载的明朝农税商税都堪为历史最低,从朱元璋开始便将天下税赋定为三十而一,从此无论国家发展如何强盛,农税都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,此间虽南北土地粮产有别,南方税赋偏重之时农民也有近七成收入归自己……另外明朝经济之强大,贸易之兴盛丝毫不亚于唐宋,尤其是隆庆开关以后,天下舟楫相乘,江河商船如流……

而明朝商税比之唐宋却是低的可怜,也是三十税一,到了后期商业繁荣,商铺遍地,商税不仅没加,反而一度降到五十取一,很多时候甚至完全免税……

笔记中很多文人对国家大政都敢于抒发自己的看法,或褒或贬,毫无顾忌,但无论在朝还是在野,他们都对国家都有一种强烈的热爱,他们写的文字,说到朝廷,字里行间有时候给人感觉很矛盾,但仔细看几遍,又觉得很真实很可爱。

而且明朝文人还有一点最是特别,历朝历代无不讲究君为臣纲,而唯独这明朝,在文人们的眼中,他们始终信奉天道为纲,道统在这里远大于法统。自恃掌握道统,臣子常常敢于跟皇帝硬碰,以骂皇帝为荣,以拔龙鳞为荣,以被皇帝廷仗责罚为荣,宁折不弯,宁死不屈。”

有些笔记的作者既曾作为文官在朝堂州府,也曾掌军事在边关重镇,因此除了说文事,还说武备。

“昔日洪武以布衣起事,以南统北,历尽艰难,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救万民于水火,扶汉室之危倾,自古得国之难,得国之正无过于明,我朝自开国,武力强盛,将士用命,火器铳炮习而用之,异族铁骑闻风丧胆,远洋舰队四海称雄,其军事之盛,亦为华夏之仅有……”

再说到明朝皇帝,“癸酉秋,冢宰杨襄毅公溥以病免。上命内侍传命云:“吏部是要紧官,宜慎重选择。”乃举卓异谢鹏举等二十五人,引见于会极门。上亲发玉音宣谕:“尔等都是好官,回去传谕各官,为朕爱养百姓。”赐宴午门,仍锡金帛。贪残贾某等一十八人,悉下诏狱。大小臣工,一时鼓舞。实肃清朝政之一大机也。”

在南明文人的眼中,明朝皇帝无一昏君,君皆非亡国之君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潞府风云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