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郎好的江湖

郎好的江湖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谷秋陽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郎好家住在这吴忠镇的黄河边上。有三亩水田,四亩旱地。据说他爹是外来户,具体哪里来的连他自己也不知道,因为郎好娘也没说过。只大概知道他娶了郎好娘,在本地留了下来。后来就一直随着商队在贺兰山北边和蒙古人作买卖。

郎好出生在大明洪武十年正月初一。还有个姐姐,比他大五岁。本来家里日子过得不错。不料在郎好五岁那年,爹从贺兰山外回来后生了重病,就这么亡故了。

这下家里就剩下了娘,姐姐郎花,还有郎好。

郎好的娘是个要强的人,附近村里人说起她的名字,都要伸一下大拇指,说一声:“郎大娘,那可是铁作的”。

因为谁都知道她死也不肯改嫁,一个人种七亩地,一个人养两个孩儿。直到郎好姐姐长大了些,才帮得上她。

郎好七岁那年,朝廷里有令,叫天下间所有乡里开始办学。凡能就学的孩童都要就乡学里念书。郎好当然也不例外。

郎好娘喜出望外,立马就送他去去了。本想着让郎好好生念书,有出息了中个秀才,家里能免了劳役税赋,再在县里乡里谋个押司文案的职位,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。不要象郎好他爹那样辛辛苦苦,最后丢了性命。

谁知道才过了两年,乡学竟然撤了。

郎好娘很失望。郎好也气坏了。

据说郎好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当天家里母鸡生的蛋有多大,他眼睛就瞪得有多大。

因为郎好虽然不至于悬梁刺骨,也没有凿壁偷光,但委实好生下了功夫。把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《蒙学十三篇》背得滚瓜烂熟。学里几十个娃,就数他书念得好,字写得端正。塾里的郑先生对他可是刮目相看,赞不绝口。

郎好常在心里常常偷偷地想:照这样下去,不要说中个秀才,就是中了举人,也不能说是不可能的事。

然而乡学说撤就撤了。郎好书读得再好,字写得再端正,中不了秀才,当不了举人,又有什么用?

你说倒霉不倒霉?

其实这还不算倒霉,因为后来郎好才明白什么叫真的倒霉。

原来所谓倒霉,就好比你本身就变成了一坨屎,根本不用招呼,也不需要邀请,烦心事就象苍蝇们一样,自然而然的嗡嗡地就来了。

烦心的事嗡嗡嗡地一个接着一个,一群接一群,你挡都挡不住。就是这道理。

郎好不服。

中不了秀才,却也不能受人欺侮。

于是家里呆了没几年,他就偷偷到了镇上。一拳打翻了马屠户,成了远近三镇闻名的通街虎郎不坏。

吴忠镇是个好地方,就在黄河边上。这里是河套平原,黄河水势平缓,从来不闹水灾。学里头郑先生曾说过“黄河百害,唯利一套。”说的就是这里。

纵横在吴忠镇四里八乡,有条秦渠,说是秦朝修的。还有条汉渠,是汉朝修的。反正有这两条渠保佑,一年四季无灾无难,庄稼更是旱涝保收。大家日子都过得去。逢一三五时,四里八乡的人都会来镇上赶集。

郎好靠着一对拳头,聚集三五个朋友,成了镇上一霸。平日里帮人排解纠纷,收些例钱银子,吃肉喝酒,快活得很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郎好的江湖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