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东海迷踪]东海迷踪小说全文章节目录免费试读

发布时间:2024-03-20 编辑:小编

我们等得起,但洞内的同志们显然耗不起,每延后一分钟,他们的危险就增加一分。所以我们的计划是,随石室下落,事先观察到岩壁洞口的位置并记录下来,潜入到附近后,待下次空间变换时,直接以洞口位置任意石室顶部为踏板,石室上升和下降的时间间隔内强行进入岔路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,能进去几个算几个。

晚上七点钟下地,最好的情况下,八点钟就可以全部进入岔路。

理想很美满,现实很骨感,第一步确定位置就让大伙犯了难,即便有强光灯辅助,光线还是不足以让我们找到那岔路口。然而这却难不倒我,在石室下降时,我示意众人将光线都集中在远处,将相机长曝光10秒,最终得到的画面显示,岔路洞口就在我们的正对面。

祖父说,若以入口为乾位,那么岔路的位置就是艮位,按照气门的观点,艮位是生门所在。

这番推断让我们精神大震,皆认为此乃天时地利人和,本次行动必然十分圆满。

“轰隆”一声,下层八个石室结合,环形平台开始旋转,在此变换阶段我们无须多作移动,待相邻石室上升后,我们再沿环形平台行进到洞口下部即可。

下部的空间不像外部那般寒冷,四周吹来潮湿的风,还带着水草的腥味。环形平台大概有三米宽,由大理石拼接而成,并不十分平整,且两侧没有防护措施,在周围一片漆黑的情况下,即使有手电光照明,行进起来还是需要小心翼翼。

前方有特警开路,我不需要过多地注意安全问题,便干起自己的老本行来,用相机尽可能多地记录这精巧机关的内部结构。

正如我之前所说,这机构最难的就是对时间和位置的精确掌控,即便在当代,也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水力计算,才能得到一个理论上的值。我看着照片里石柱下转轮一般的物件,啧啧称奇。

这里面并不大,即便上部通道错综复杂,又有蛇潮阻拦,我们从入口到岔路的时间也不足一小时,如今下部一马平川,行动起来更是迅速。

“噗!”还在取景拍照的我突然被泼了一脸温热的液体,那液体顺着我的脸颊,从额头流到眼睛里,使我面前的世界都变成了红色;顺着我的鼻孔钻进去,让我无法呼吸;沿着我的嘴角流进去,使我感受到一股浓郁的铁锈味。

与此同时,最前面开路那个人高马大的特警的头颅已经不见,飞落到不知道哪里去,他残存的脖颈里正喷射出几十厘米的血箭,失去控制的身体摆脱不掉惯性,轰然倒向前方,弯曲的两腿还保持着警戒势,手中还紧握着盾牌和手枪。

死者的战友见状呆立在原地,短短几秒钟时间,他的躯体便四分五裂,大卸八块,空气里血雾横飞,惨不忍睹。

众人吓得连连后退,在杨指挥强力而果断的组织下,收拢队形,将我和祖父紧紧围在中间,外侧用盾牌保护。

后续精彩内容,点击下方关注我们,回复书名即可阅读!
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[东海迷踪]东海迷踪小说全文章节目录免费试读
返回顶部